金属钩衣架
塑料钩衣架
行业资讯
企业视频
华体会
首页 > 华体会 > 金属钩衣架
时间: 2024-12-13 03:58:49 | 作者: 金属钩衣架
10月14日,武汉市青山区滨江未来实验小学107班的学生参观该校新落成的张寿荣院士展陈馆一角的矿石墙。近百种不一样的颜色和形状的矿石标本,被贴上身份标签装进一排排透明盒子。墙上写着:猜猜哪些矿石可以炼钢铁?
7月1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原武钢总工程师张寿荣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96岁。7月下旬,青山区科协向武钢有关方面提议,选择一所学校建立一个院士展陈馆,让科学家精神落地生根的同时,院士的书籍资料也可谨慎保管。青山区科协联系到钢城一小党总支书记魏静,大家很快达成共识。
院士展陈馆最终选址在新建的滨江未来实验小学,该小学由钢城一小代管。8月初,学校配合科协推动展馆设计,武钢方联合家属整理书籍资料。一个半月时间里,光资料就搬去150多箱,张寿荣院士生前使用的5排2米多高的书柜被装得满满当当。9月,张寿荣院士生前的办公室逐步在学校旧貌还原。复原的张寿荣院士办公室及展陈馆均面向社会和学生开放。
9月19日,青山区举办全国科普日启动式暨张寿荣院士图书捐赠仪式,钢城一小武科大校区501班学生江奕乐在日记中写道:“踏入张寿荣院士展陈馆,我对自己的理想好像更清晰了一些。每一页笔记,都记录着张寿荣院士刻苦钻研的足迹,它们激励着我,让我明白成功背后是无数的汗水与坚持。”
一同参观的学生叶可欣和记者说:自己的爸爸就是武钢的工人,最近她在看爸爸带回来的一本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里描述的精神跟院士很像。叶可欣曾经用矿泉水瓶和纸箱做出来一个自动饮水机。她说:“只要像院士一样,认真做每一件事,遇到什么困难都不放弃,我将来也想成为科学家。”
青山区未来实验小学大队辅导员李玉琳介绍,学校正计划在“院士之家”筹备几场思政课,从院士的日记等细节着手启发学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市科协主席谢先启表示,张寿荣院士展陈馆首次在武汉市的小学落地,是弘扬科学家精神的一次生动实践,也凸显了英雄城市尊重科学技术人才、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
10月11日,武汉理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部分师生参观复原的张寿荣院士办公室。林亚萍 摄
9月25日,长江日报记者在张寿荣院士生前秘书李铁林的带领下,推开了复原的院士办公室的门。
记者首先看到的是一张老式黑色沙发与一条长桌组成的一个会客区。十几平方米空间里,最显眼的是一张L形木质办公桌,张寿荣院士使用过的文具、手稿等均按其离开时的模样保存。桌面上放着一份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的论坛活动通知,旁边是一个用旧的iPad。李铁林介绍,张院士天天都会用iPad学习半小时英语。书桌右手边堆满了钢铁方面的期刊、专业书籍和几十厘米高的材料。
在书桌旁的墙角,摆着一个旧式衣帽架,上面挂有一顶红色安全帽。李铁林介绍,张院士从武钢总工程师职位上退居二线后,任技术专家委员会主任。在李铁林任其秘书的8年间,每天早上8:30,张寿荣院士到厂里的第一件事是看武钢的日报报表,关注高炉、焦炭、产量情况。如发现报表有问题,他会立刻打电话询问,问题较大的话,就请相关负责人来办公室一趟,在长桌旁开个会。如果问题不好解决,他会拎起安全帽直奔现场。
在办公室隔壁的展陈馆里,墙上贴有几张照片。70多岁时,张寿荣院士摔了一跤,后来就需要拐杖辅助出行。80岁时,他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参观鄂尔多斯铁矿,车在矿下要走30多公里,照片上,他的脸上挂着笑容。张寿荣院士生前曾说:“目前我国虽是产钢大国,但远不是产钢强国。作为长期从事钢铁冶金的工程技术人员,我必须奋发图强,为建设钢铁强国努力奋斗。”2019年,91岁的他还拄着拐杖前往武钢新建铁区操控中心指导工作。
复原的办公室约一半的空间,是6排宽阔的书架,架上摆放着武钢及张寿荣院士家属捐赠的1万多本图书、杂志。办公桌背后的书柜里,收藏有武钢的技术资料、中国钢铁协会和国际继续工程教育的有关的资料及张寿荣院士学生的十几篇博士论文。
2011年,张寿荣受聘为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兼职教授、博导,为武汉理工大学培养工程管理专业的博士。他每年只招收1名博士生,以保证有充分精力培养。
2014年底,国内有高炉1450余座,其中大于1000立方米的高炉有630座。要减少炼铁对环境的污染,最主要的方法是提高单座高炉的效率,即提高高炉利用系数、降低燃料比。张寿荣院士带领研究小组完成论文《武钢8号高炉高效冶炼实践》,发表在《钢铁》杂志上,为全国炼铁厂提供借鉴经验。论文刊发时,张寿荣院士将自己名字放在最后,意为“后浪”站台。
张寿荣在意对年轻人的培养。2020年,湖北省金属学会筹备召开青年学术年会,秘书处向他汇报后,92岁的他欣然挥笔写下“中国钢铁工业的强大,希望在青年一代”,以此激励年轻的科技工作者。
张寿荣院士的传记作者钟钢回忆,时年92岁的张院士对他说:“你要写的是我做过的事,在里面有啥作业,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拔高。”遇到事实还有疑问的地方,他用铅笔画出来,提醒钟钢,“这一个位置可能还需要去了解一下”。
张寿荣院士要求自己80岁之后再著书立说。1949年,20岁的他以冶金系第一名成绩毕业后,便被分配到鞍钢炼铁厂。从炉前捅铁水沟、撮铁渣干起,由炼铁厂高炉技术员干到了厂长助理。1957年,张寿荣受命调到武钢,建设一号高炉。1958年9月13日,武钢一号高炉铁水出炉,举国欢腾,主席登上高炉炉前工休息室屋顶平台观看,张寿荣是开炉的技术组长,彼时,他刚步入而立之年。54岁,张寿荣任武钢副经理、总工程师,1990年,他负责的“一米七轧机系统新技术开发与创新”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5年,67岁的张寿荣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寿荣院士在高炉设计、布料、造渣、喷吹、长寿、操作等方面取得累累硕果。面对许多同行和出版社出书的建议,他说:学贵沉潜,术益求精。不愿意出书的另一个原因,他想把更多时间留在处理问题的现场。钟钢说:“你想想,一个老人,我都不敢说我能不能活到80岁,可见他把名和利放在了最末端,还可以忽略不计。”
2008年,张寿荣院士在过完武钢为其准备的80岁生日后,开始兑现诺言,相继出版了《武钢高炉长寿技术》《高炉失常与事故处理》《高炉高效冶炼技术》等专著。这些著述推动了我国高炉炼铁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均陈列在展陈馆。
展陈馆内还展出有张寿荣院士的学习笔记、手稿信件等,内容从他大学时代的学习笔记,到退休之后给有关部门的建议。其中,他那一丝不苟、犹如印刷出来的中英文手稿,引人注目。
张寿荣院士未出国留学,但能讲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在鞍钢工作期间,他学习了日语、俄语。20世纪70年代,武钢引进“一米七”工程,为了解国际先进的技术,他又自学德语。办公室的书架上,摆放着砖头厚的各类词典,记者在一面书架上看到《英汉双解计算机软件词典》《汉英冶金工业词典》《日语外来语辞典》《德汉无线电技术词典》等。
李铁林跟记者分享了一个小故事。某次,他随张院士前往德国交流,一行人到了德国就去参观一个汽车研究所。由于旅程很辛苦,又在倒时差,早晨6点多起床,下午听PPT汇报时,现场响起了张院士微微的鼾声,大家都感觉不好意思,想提醒,又考虑到他已80多岁高龄。正犹豫时,研究所的德国汇报人讲到汽车零部件和材料,提及一个生僻零部件时,大家都不知对应的中文翻译,张院士突然睁开了眼睛,说了一句:“保险杠!”现场20多个人哄堂大笑。都以为他在睡觉,其实他在仔细聆听。每逢出国交流,张寿荣院士都会带回厚厚的学习资料。
展柜里收藏着张寿荣院士一个用旧的“好易通电子词典”,按键上印有英、日、粤、法、德、意、西等语言。张寿荣院士习惯用它来查记单词,出国时会贴身携带。直到90岁,他还每天听英语广播“磨耳朵”。他认为,专业相关知识要保持连续性不能断,首先要从学术期刊上看最新的东西,对前沿技术要了如指掌。他说:“搞技术的人要是不跟上时代,就会被淘汰。”
2004年,夫人去世,张寿荣院士在日记里写满对妻子的愧疚:“好学,你先我走了,我再为国家的钢铁事业奋斗几年,再去陪你。”
2008年,80岁的张寿荣成了资深院士,但他当时还在狠抓还被国外“卡脖子”的硅钢。由于制造流程复杂、工艺难度高,硅钢被称为“钢铁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张寿荣每周开一个会,有人提醒他:80岁了,你还管那么多事干吗呢?管多了也得罪人。张寿荣答:“硅钢是武钢未来可持续经营发展的基础,只有把这一块做强做大,才能保住武钢几万人的饭碗。”目前,武钢已是全球最大的硅钢生产基地。